上海,作为现代中国的大都市,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现代化建设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的城市建设甚至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模板。在社交媒体上,无数年轻人通过文字、图片和短视频分享他们的北上广生活故事,其中“上”指的就是这座有“魔都”之称的超大城市——上海。关于上海的历史,人们往往有着简化的认知,认为它从一个小渔村迅速转变为大都市。这种观点忽略了上海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城市发展的复杂性。
实际上,上海的历史远比“渔村”到“都市”的转变更为丰富。上海在元朝至元廿年(1291年)就已经建县,拥有自己的镇。清朝时期,尽管上海县行政上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但由于雍正八年(1730年)朝廷将苏松太道的道署从苏州移驻到了上海县城,上海实际上获得了高于一般县城的政治地位。开埠后,上海的城市形态实际上是由上海县城和外国租界为主体的新兴商埠的组合,其经济地位在中国也日益重要。1927年,国民政府以切块设市的方式设立上海特别市,将包括上海县治(后来的南市区)在内的上海县、宝山县的17个市乡划给了上海市,直属中央政府。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中,上海的空间得以扩大,容纳了更多的人。但同时,许多故土也在老地方产生了新的故事,失去故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命运。上海县,作为上海老城厢,承载了数代人的故土记忆。在本期专栏“聚落·场所·人”中,陈映芳向我们讲述了这片故土的聚落和人,以及他们的故事。这是对上海老城厢的一次寻踪。
“聚落·场所·人”这一概念强调了人在网络时代与世界的联系,并不是完全脱离物理空间的。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规则和习惯的影响,人的生活与某个地点紧密相连,这个地点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情感和符号。而那些与人失去联系的地点,则被社会学家称为“非地点”(Non-Places)。陈映芳以不同的视角,通过旅行、探访和查找资料,思考她所遇到的聚落、场所和人,将这些思考融入专栏文章中,本文就是该系列的第七篇,专注于上海老城厢的探索。
上海老城厢,这个曾经的中国空间,在一次次的更新改造中始终以民族性作为鲜明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城厢的建筑逐渐衰落,等待着被拆迁,与周边的现代化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今天上海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空间可能显得陌生,难以认同。
作者陈映芳本人对老城厢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她曾学习历史,研究上海的辛亥革命史和近现代经济史,也曾参与城市大开发调研,走访南市区。但对于老城厢的具体样貌和命运,始终有一种隔膜感。尽管她知道家族的历史与老城厢有关,但她一直未能深入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望历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也成为她的阅读爱好。去年春天,一份70多年前的资料为她提供了重新审视老城厢的机会。
这份资料不仅为她提供了历史视角,也让她对老城厢有了新的认识。它揭示了老城厢的历史变迁,以及它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份资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老城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它在上海市乃至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本文来自作者[shyfzc]投稿,不代表艺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vip.shyfzc.com/zixue/202412-243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艺帆号的签约作者“shyfzc”!
希望本篇文章《城市记忆与变迁 追溯上海老城厢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印记 (城市记忆概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艺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上海,作为现代中国的大都市,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现代化建设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的城市建设甚至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模板,在社交媒体上,无数年轻人通过文字...